电脑是怎么做的?电脑的生产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步骤:生产硬件组件、组装硬件、安装软件。1. 生产硬件组件:生产电脑硬件的第一步是制造芯片、电路板、存储器、硬盘、显示器等组件。这些组件通常由不同的制造商生产,然后交付给电脑制造商进行组装。2. 组装硬件:组装硬件是将各种硬件组件组装成一台电脑的过程。那么,电脑是怎么做的?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哈哈,你问的问题挺特别的!
电脑是由多种配件组装起来的,CPU、内存、硬盘(俗称三大件)、主板、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和外设等组合而成,每种配件的生产工艺又都不一样,所以你的问题太广泛,很难解答得出。
笔记本电脑常见的外壳用料分类:
(一)、合金外壳
1、铝镁合金
铝镁合金一般主要元素是铝,再掺入少量的镁或是其它的金属材料来加强其硬度。因本身就是金属,其导热性能和强度尤为突出。铝镁合金质坚量轻、密度低、散热性较好、抗压性较强,能充分满足3C产品高度集成化、轻薄化、微型化、抗摔撞及电磁屏蔽和散热的要求。其硬度是传统塑料机壳的数倍,但重量仅为后者的三分之一,通常被用于中高档超薄型或尺寸较小的笔记本的外壳。
而且,银白色的镁铝合金外壳可使产品更豪华、美观,而且易于上色,可以通过表面处理工艺变成个性化的粉蓝色和粉红色,为笔记本电脑增色不少,这是工程塑料以及碳纤维所无法比拟的。因而铝镁合金成了便携型笔记本电脑的首选外壳材料,目前大部分厂商的笔记本电脑产品均采用了铝镁合金外壳技术。
2、钛合金
铝合镁金虽然不错,但是也有不少缺点。为了克服铝合镁金材料的不足,IBM的工程师们把一种更有效的材质——碳纤维加强型钛复合材料应用于笔记本电脑。
钛是造价昂贵的金属,比镁还要贵上许多,以前它主要是用于那些要求高强度、低重量应用的特殊场合,比如宇航部件、飞机制造和医疗器械等。
优良的抗撞击特性,更使它成为赛车外壳和高尔夫球棒等体育器械的完美选择。
电脑工作的本质 都知道是0和1 你可以这么理解:
硬件是低层计算处理的地方,他只知道0与1及他们如何计算(CPU的指令集),并不知道确切的含义是什么,他不知道10100101010这些东西表示什么鸟意思,他只知道10100101010进行各种cpu指令计算如何做,比如与,或,非等。而这些指令在元器件电路上有同等处理的,或者说CPU指令其实就是元器件的电路指令,0与1就是与元器件电路上的高与低电压的数字表示。
软件是高层,是具体表示信息的地方,那么他需要定义信息如何表示,即如何转换成0与1,各种各样的软件都有一个文件格式,该格式即定义了这种类型的信息是如何表示成0与1的。
那么,软硬结合就是以0与1为纽带,把信息转换成0与1后给硬件处理,硬件把处理完成后的0与1又交给软件。硬件怎么处理?是软件告诉它的(确切的说是开发软件的开发人员),软件都是可执行的,那么软件的执行文件里就告诉硬件如何去执行。CPU指令集就在那里,开发软件的人就会根据这些指令集来定义信息如何表示,比如一张图如何显示在屏幕上。
但终归,软件这个信息媒体是虚拟的,看得见摸不着。他只定义了信息的表示与处理方法,然后由硬件这个实实在在的计算设备来执行(所以说软件是灵魂)。
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
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历史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式计算机于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正式投入运行,它的名称叫ENIAC(埃尼阿克),是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The Electronic Numberical Intergrator and Computer)的缩写。它使用了17468个真空电子管,耗电174千瓦,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每秒钟可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虽然它的功能还比不上今天最普通的一台微型计算机,但在当时它已是运算速度的绝对冠军,并且其运算的精确度和准确度也是史无前例的。以圆周率(π)的计算为例,中国的古代科学家祖冲之利用算筹,耗费15年心血,才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一千多年后,英国人香克斯以毕生精力计算圆周率,才计算到小数点后707位。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脑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要求宾州大学莫奇来(Mauchly)博士和他的学生爱克特(Eckert)设计以真空管取代继电器的“电子化”电脑——ENIAC(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alculator),电子数字积分器与计算器,目的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这部机器使用了18800个真空管,长50英尺,宽30英尺,占地1500平方英尺,重达30吨(大约是一间半的教室大,六只大象重)。它的计算速度快,每秒可从事5000次的加法运算,运作了九年之久。吃电很凶,据传ENIAC每次一开机,整个费城西区的电灯都为之黯然失色。另外,真空管的损耗率相当高,几乎每15分钟就可能烧掉一支真空管,操作人员须花15分钟以上的时间才能找出坏掉的管子,使用上极不方便。曾有人调侃道:“只要那部机器可以连续运转五天,而没有一只真空管烧掉,发明人就要额手称庆了”。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至今已过去50多年了,在这期间,计算机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首先是晶体管取代了电子管,继而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处理器和存贮器上的元件越做越小,数量越来越多,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存贮容量迅速增加。
以上就是电脑是怎么做的的全部内容,输入输出设备包括最初的输入输出总线、接口和现在的电脑上的鼠标、键盘、网线、显示器、摄像头、话筒、打印机,指纹头像识别识别以及一些高端设备上的先进的语音指令系统、视频指令系统等等。现在的电脑,主板主要集成了总线以及总线接口和后来加的输入输出设备辅助设备——显卡。